2012-01-13
1871次
字体
我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精量播种、化肥深施、高效植保、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先进的农机化技术,提高了水、种、肥、药等要素的综合效能,农机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7亿千瓦,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4.5%。
2011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75亿元落实到户,共补贴各类农机具约564万台(套),受益农户约439万户。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高涨,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加快提高。2011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9.7亿千瓦,同比增长4.5%,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4.5%。
农机是农业技术、工程技术、环境技术、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重要载体,农田精耕细作需要依靠农机来实现。黑龙江农垦九三农场,先进的凯斯435型收获机20小时作业面积达4000亩,该系列农机还配备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自动测产系统。在该农机管理中心,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GIS农田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对农机进行信息化管理。管理中心的大屏幕上能不断以3D形式显示出农机的调度信息、作业范围、作业内容等数据。
农机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有利于争抢农时。当前,我国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纷纷成立,以大型农业机械为平台,多项技术捆绑应用,增强了科技的支撑力量,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
不久前,国务院表彰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一批种粮大户,他们几乎全采用机械化生产模式,获得的奖品是大马力拖拉机。农业部农机化司司长宗锦耀说,农机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加快提高,为实现粮食产量“八连增”提供了有力的物质装备支撑。他指出,着眼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局,最大的“短板”和“瓶颈”在科技落后,最大的潜力和希望在科技进步。
中低端产品占比超 90%,渠道数字化滞后:农机企业 “四老” 危机有多致命?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保持强劲增势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较之去年同期,增速提升22.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6.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1%;贸易顺差86.3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 从出口区域分析,中国农机
2025-08-28跳出低价竞争,构建农机企业新型竞争格局
2025-07-16上半年农机市场:需求深度调整 高端产品加力发展
2025-07-15农机企业十五五战略发展路径思考
2025-07-14农机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