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16
1757次
字体
近些年,我国农业装备产业发展速度迅猛。但核心技术缺失、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开发应用不足,大型农业动力和高端复杂农机具进口依存度超过90%以上。技术原创能力不足、产业集中度低、持续创新投入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发展。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机工业总产值达2898亿元,同比增长33.7%,实现了连续10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农机制造国。预估,2012年我国全国农机工业总产值将在3200亿元以上。
分析师指出:我国农机发展潜力无限,但也存在三大制约因素:
一是:我国农机技术原创能力不足,不能有效支撑农机新产品开发。高校相关学科的萎缩,重要前沿和原始性创新匮乏,生物、信息、自动智能化高新技术与工程技术缺乏融合。很多农业装备技术研究院所转变为企业后,其所承担的共性、公益性技术供给职责大大弱化,院所缺乏投入的动力和供给的积极性,其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能力难以发挥。随着国外研究储备能力的不断释放,若不能跟进技术创新,我国同国外差距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二是:我国农机企业科研能力弱,企业作为主体参与创新的能力不强,研究、开发、生产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运行模式,产研、产学处于一事一议的松散合作阶段。
三是:国内多元长效机制缺乏,持续创新投入能力不足。农机科研投资体系不完善,也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装备技术的持续创新开发与应用。
据《2012-2016年中国机械化农机具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农机发展需要结合发展需求研究农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吸收工业化技术成果提升装备水平,发展大马力动力及配套作业机具,在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秧与机收等薄弱环节取得突破。
中低端产品占比超 90%,渠道数字化滞后:农机企业 “四老” 危机有多致命?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保持强劲增势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较之去年同期,增速提升22.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6.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1%;贸易顺差86.3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 从出口区域分析,中国农机
2025-08-28跳出低价竞争,构建农机企业新型竞争格局
2025-07-16上半年农机市场:需求深度调整 高端产品加力发展
2025-07-15农机企业十五五战略发展路径思考
2025-07-14农机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