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农机装备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区别于传统的农机装备,现代农机装备已经不仅仅是简单替代体力劳动的机械,而是向着更加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从产前到产后的全产业链中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通过“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等政策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中央财政不断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和补贴范围,并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农业机械制造业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资金投入、财税优惠等多个方面的扶持,同时随着科研、生产、开发体系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稳步保持快速发展态。
虽然中国农机总量快速发展,但巨大的人口基数仍使中国农机人均保有量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之下,综合机械化水平仅约48%,并呈现明显的结构性不均衡:小型机械较多而大中型机械较少、动力机械较多而配套机械较少、机耕机械化水平显著高于机播和机收、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普遍高于经济作物、丘陵地带机械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工业规模普遍偏小,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新技术和新设备又难以得到很好的推广,造成了农机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滞后。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现代农机装备正向着大型、高效、智能化和机电液一体化方向发展。具体体现在:适应大农场需求,拖拉机功率继续提高,大型农机实现计算机控制、自动换挡、无级变速,噪声降低,操作舒适简便。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将力争“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在大型农业动力和作业装备领域实现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推进新产品开发。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开发的新产品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据此,农机行业将重点在以下五个方面提升装备保障能力:
1.保障粮棉油糖安全增效的技术装备
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棉安全目标,继续提升动力机械和小麦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突破水稻和玉米生产所需的栽植、收获装备的瓶颈,开发纤维类、块茎类、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所需关键装备,形成主要粮食和优势经济作物生产全过程用成套装备的开发和生产能力,有效保证供给,提高农业生产率和效益。
2.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的装备
以节能环保型农用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装备、种肥药精准施用装备、农作物秸秆储运机械、新型节水装备等为重点,加强耕地、水、肥、药、种等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由资源消耗型向节约型与可持续发展型转变。
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需要的装备
大力发展具有显著地域特色和资源优势的经济作物生产装备,提高畜牧机械水平,特别是发展牧草饲料的收、捆和运输装备,提高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和产能。
4.农业产业化所需的农产品加工成套装备
重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及现代物流成套设备,突破制约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供应链产业装备瓶颈;重点发展茶叶加工机械,集成开发农产品在线检测控制设备,构建保证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确保农产品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
5.农机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
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植保机械、节水装备、农林飞机等系统控制水平和智能水平,以提高其生产率、安全性、舒适性等。
展望未来,探讨我国农机行业的发展趋势,不仅仅要立足我国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更要结合发达国家农业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特别是技术趋势,才能制定出更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才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实现符合时代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