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工业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农机产业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力发展农机产业,推动中国农机转型升级,向新型高效农业机械发展,已成为中国农机行业的重要课题。
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成为2014年政府重点工作之一。李克强在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抓紧培育一批重要优良品种,研发推广一批新型高效农业机械。他还强调,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2013年,政府巩固和加强了农业基础,推进了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支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完成了1.5万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解决农村630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知识、技术创新等工程,超级杂交稻等一批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李克强指出,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2014年,依然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此,政府工作报告在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四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
在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方面,报告提出,要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探索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市场价格过低时对生产者进行补贴,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农业新增补贴向粮食重要农产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产区倾斜。增加对粮油猪等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扶持牛羊肉生产。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不管财力多么紧张,都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
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方面,国家将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水利工程,今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支持引水调水、骨干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各地要加强中小型水利项目建设,解决好用水"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快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抓紧培育一批重要优良品种,研发推广一批新型高效农业机械。
在积极推进农村改革方面,将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抓紧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国有农牧林场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
在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方面,将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国家加大对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协作的支持,加强生态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地方要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2014年,政府将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农业保险,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发挥好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
十年以来,我国农机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增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机产品出口贸易增势强劲。但在看到中国农机产业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面临不少问题,看到差距,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农机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