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2018年全国农机工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8-12-10

4388次

字体

12月6日,2018年全国农机工业工作会议暨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五届七次理事会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形势与要求,以及各部门之间应如何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农机工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农机工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与会代表还就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历程作了精彩报告。本次会议分别为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对我国农机工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颁发“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机工业功勋奖章”和“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机工业杰出贡献奖”。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李安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以及农机化相关部门领导、农机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我国农业生产已经由主要依靠人畜力转为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农机化进入了引领农业生产方式的新时期。当前,农机化已经渗入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生产意愿和农业生产稳定。农业生产各领域加快“机器换人”步伐,农机化的广度和深度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不断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

会议指出,在此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机化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尽管当前我国农机化成就发展巨大,但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与质量不高并存,尚不能适应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民对机械化的迫切需要。我国农机化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三高三低”、“三多三少”。即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作物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棉油糖、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北方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高,南方丘陵山区机械化水平低;种植业机械化水平高,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设施农业水平较低。小马力中低端机具较多,大马力高品质机具较少;技术上单项应用技术较多,集成配套的农机化技术较少;主体上,小规模自用型农机较多,规模化专业化农机服务组织较少。同时,一些制约农机化的深层问题和矛盾开始显现,主要表现为供给侧的能力、质量和效益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简单来说就是“供不足需,供不适需”。

对此,会议指出了当前制约农机化转型升级的三个明显短板。第一,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机产能过剩与缺门断档并存,中高端产品不多,机具适应性可靠性有待提高;第二,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第三,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农机下田难、作业难、保养难、存放难的问题比较突出。此外,质量标准与鉴定推广体系滞后、信用体系与权益保护机制作用发挥不够,政策体系与监控体制不适应也是农机化转型升级需解决的问题。

会议认为,“有机难卖、有机难赚、有钱难花”成为当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三个方面的突出表现。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改革创新,合理培育农机化发展新动能。

会议指出,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要重点从培育新要素和新主体,发展新制造和新产品,打造新业态和新模式,构建新机制和新平台四方面入手。其中,在培育新要素和新主体方面,要着重培育壮大农机创新型企业、创客、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推进农机智库建设。重点培养农机生产“工匠”及农机使用和维修一线的“土专家”,培植农机媒体等专门人才队伍。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培育新“麦客”,新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带头人,要大力支持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返乡下乡,创办新型农民服务组织。在发展新制造和新产品方面,要加强基础共性研究,推进智能制造,加快核心基础零部件研发,推行个性化定制,推动工艺流程升级,推进大企业向成套装备集成制造转变、中小企业向专精特发展。鼓励地方农机服务组织方式创新,推行农机定制生产、网络电商、产品共享服务等新模式。同时,深化科研成果权益改革,允许科研人员通过兼职、持股等方式开展科技服务,

建立完善科技人员激励机制,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技创新联盟等平台。以“宜机”为重要目标,以丘陵产区为重点,抓好顶层设计、制度标准建设和考核评价,构建农田建设与农机化生产相适应的新机制。同时,还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农机化管理服务,统筹建设一批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探索财政资金通过贴息、奖补、风险补偿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

会议指出,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是系统工程,要加强农机科研、生产、流通、推广等体系配合联动,需要各个部门、各个方面凝心聚力,改革创新,坚持市场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共同推动农机化发展动能转换,释放农机化发展潜能。

会上,中国农机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剡水、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中国农机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等人还分别以报告的形式,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农机工业四十年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实施四十周年,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指引下,我国农机行业涌现出一批优秀人物和先进企业,他们为我国农机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此,本次会议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为我国农机工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和企业进行表彰,分别授予王金富、王桂民、刘义发、刘镜辉、肖正海、汪懋华、陈学庚、罗锡文、赵春江、赵剡水、姜卫东、宣碧华、袁寿其、高元恩、蒋亦元等15人“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机工业功勋奖章”,雷沃重工、勇猛、山东时风、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农机工业杰出贡献奖。”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原会长高元恩代表获奖者表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农机工业进步最快的十年,所取得的成绩要归功于全行业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初心,能够得到这样的奖励感到无比自豪。尽管当前农机工业处于转型时期,但是作为农机人依然初心不变,把我国建设为世界农机制造强国。

  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也莅临会议,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农机人,看到我国农机工业的巨大飞跃,他感触颇深。“农机工业作为有力支撑解决了我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四十年年间,我们的拖拉机由20马力上升到200马力,甚至400马力,收获机械也开始实现智能化,装备制造水平大幅度提升,我们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正在缩小。回首过去我倍感欣慰,展望未来我充满信心,我们农机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何光远表示。(来源:农民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