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3
6114次
字体
与发达国家相比,国产农机存在核心技术缺乏、产品结构不合理、制造技术能力低、农艺农机融合与全程机械化配套性差等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行业要扎实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制造业相结合,创造具有信息采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的新一代农机装备。”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表示。
“与传统农机相比,信息化农机装备具有更好的易用性、可靠性、有效性。同时,人与机、机与物之间交互更加畅通,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表示,据测算,智能化农机装备比普通农机装备增值30%至40%,效率提高50%至60%。
当前,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意愿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农业机械化正在深刻引领品种选育、种养制度和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趋向。
陈学庚举例指出,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农机化水平已达到93%,信息化技术融入农业装备发展很快,北斗卫星导航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在兵团得到广泛应用。兵团应用卫星导航定位自动驾驶棉花播种,能一次完成铺膜、铺管、播种作业,1000米播行垂直误差不超过3厘米,播幅连接行误差不超过3厘米,有效解决了农机播种作业中出现的“播不直、接不上茬”的老大难问题。石河子垦区2018年300万亩棉花,几乎全部由自动驾驶系统拖拉机完成播种作业。
“不过,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核心技术缺乏、产品结构不合理、制造技术能力低、农艺农机融合与全程机械化配套性差等问题。”陈学庚说,研发能力、制造水平、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陈学庚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机装备要向高质量、多功能、低能耗和低成本等方向发展,同时也要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逐步融入。“要加快信息感知技术、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控制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提高农机产业升级,让农机快速走上数字化、高效化、精准化的轨道。”赵春江说。(来源:快资讯)
中低端产品占比超 90%,渠道数字化滞后:农机企业 “四老” 危机有多致命?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保持强劲增势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较之去年同期,增速提升22.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6.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1%;贸易顺差86.3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 从出口区域分析,中国农机
2025-08-28跳出低价竞争,构建农机企业新型竞争格局
2025-07-16上半年农机市场:需求深度调整 高端产品加力发展
2025-07-15农机企业十五五战略发展路径思考
2025-07-14农机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