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4709次
字体
10月30日,在2019年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举办期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向社会集中发布了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相关农作物品种需求等5项成果,并启用全国农机化科技信息交流平台,预期将对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产生积极推进作用。
今年以来,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精神以及今年初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工作会议的部署,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组织农业农村部农机鉴定总站、农机推广总站、南京农机化所、中国农机化协会等单位,围绕“两融两适”要求,布局开展了基础性工作,形成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本次活动发布的具体内容包括,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27个),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相关农作物品种需求(9个),全国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需求目录(8个),第一批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70个),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以及全国农机化科技信息交流平台。
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成果
1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明确提出要聚焦薄弱环节,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会同农机推广总站,组织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组,在总结试验示范成果和地方生产实践验证的基础上,提炼形成了27个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这些模式定位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粮棉油糖九大作物,聚焦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等六个环节,提出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一系列全程机械化整体解决方案。每个模式主要内容包括模式概述、工艺路线、关键环节技术要点、机具配备参考方案、适宜区域、典型案例等。模式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农机农艺融合、先进适用技术引领、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等,着重明确了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路径方向和技术措施;不仅涉及机具操作规范,也涉及宜机化作物品种选择和播期、播量、行距等栽培措施要求。
2主要农作物品种选育宜机化指引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进入以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一些地区作物品种部分性状特征难以适应高效播种、低损收获等机械化生产要求,增加了适用机具研发和推广应用难度,影响了增产增收潜力的充分发挥。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明确提出,要协同构建高效机械化生产体系,加快选育、推广适于机械化作业、轻简化栽培的品种。近期,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会同农机推广总站,组织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组,在总结长期跟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粮棉油糖主要作物品种选育宜机化指引。
“指引”涵盖了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等九大作物,主要围绕推进播种、收获环节实现高质高效机械化生产,针对性地提出了宜机化的种子外观、植株形状、生育期、抗倒伏、成熟度一致性等性状特征需求。
3优势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生产技术装备需求目录
为贯彻落实国发〔2018〕42号文件精神,推动解决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促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2019年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农机推广总站、农机鉴定总站组织了全国优势特色农产品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需求调查工作。
全国各级农机推广机构的近3万名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所有农业县主要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此次调查基本摸清了规模种养区域、面积(养殖量)、关键环节技术与机具缺口和下一步研发推广重点等情况,形成了蔬菜、林果、茶叶、杂粮、中药材、青贮玉米、牧草、畜禽和水产等9类农产品机械化技术与装备需求目录。需求目录主要包括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种养数量及区域分布、关键环节机具种类及数量需求和关键环节急需机具主要性能需求等3方面的信息。
需求目录基本反映了农业生产实际需要,希望能引导农机企业、科研院所加快研发生产农民急用、产业急需、适销对路的技术装备,推动农机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助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4“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精神,推动农机服务业态创新,2019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按照服务基础好、全程农机作业服务能力强和综合农事服务成效显著的标准,首批遴选推介了70个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所涉及的农机服务组织,能充分发挥农机装备实力较强、服务关系较稳固的优势,以提高农机利用效率为核心,以推进农机农艺农事融合为重点,将社会化服务向耕种收管等全过程农机作业服务延伸、向农资服务等全环节农业生产综合服务拓展,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节本增效和科技应用水平提升,为发展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型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撑。此次推介的70个案例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引领性,每个案例包括导语、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发展愿景、经验启示等内容,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5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
农田条件是农机作业的重要前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田基础设施状况与农机作业需求不相适应。《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明确提出,重点支持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扩展大中型农机运用空间,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薄弱的短板。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42号文件有关精神要求,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会同农田建设管理司研究制定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指引(试行)》。《指引》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4)等相关标准,明确了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的目标、地块选取原则、重点改造内容、整治标准、改造流程以及组织实施等内容,是指导丘陵山区农田基本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成果。
6全国农机化科技信息交流平台
针对当前农机化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提升科技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水平,2019年,受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委托,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组织开发了全国农机化科技信息交流平台(http://www.njhkj.net)。平台定位于促进农机化科教单位交流与协作,加快成果转化,增强科研资源与基础数据共享,提升农机化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
信息交流平台主要面向农机化科教单位、装备制造企业和农业生产者等3类主体,具备农机化科技政策及技术动态宣介、新装备新技术供需精准对接、实验基地及仪器设备预约共享、科技文献资料数字化管理、县域机械化生产大数据支持等5大功能。目前,平台集聚了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装备、设施农业工程等2个学科群重点实验室、16个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50余家全国骨干农机科教单位及大中型企业科技资源;汇集了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专家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机械化岗位专家130余位,展示了农机化新装备新技术110余项,线上可预约科研仪器设备300余台套,可提供全国2000余个农业县区机械化生产基础数据。(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