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农机企业:走不出恶性竞争旋涡,很难拥有未来

2021-01-04

2007次

字体

近年来,我国农机行业一直在承压前行。由于供大于求,农机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价格战此起彼伏。面对发展目标,农机企业必须实施价值导向,培育竞争优势,走出恶性竞争旋涡。

2020年,农机行业呈现出逆势增长的态势,主要产品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1—10月,大中型拖拉机、细分领域收获机械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幅,呈现出近年少有的产销两旺现象。

面对未来,农机行业仍需克服瓶颈、聚焦突破,追求更高的发展目标。

产业发展仍呈离散化状态

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现象严重。尽管农机行业已经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但弱乱散小格局没有彻底改变。在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内的企业有2800家左右,能够生产14大类50小类4000多种产品,但没有一家企业农机主营业务超过100亿元。

目录内的大中型拖拉机制造企业203家,小麦收获机、水稻收获机、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167家。前5家企业的制造能力基本能满足整个行业的需求。

农机经销商18000家左右,尚没有一家企业成为全国性流通企业,多为区域性布局销售。农机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寥寥无几,以大中拖为例,平均每家经销商销售收入不足300万元。

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尽管今年市场形势较好,但仍有不少企业呈现亏损状态。其中,拖拉机企业亏损面达到36%,盈利企业主要是从传统的重规模向重盈利价值导向转变的企业。过度重视价格战造成价值偏离是企业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机市场产品供求结构失衡、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产业结构仍在调整。大企业秉承追求高端产品、实践中端产品、兼顾低端产品的路线,中小企业多数在中低端产品上进行跟进。

受工艺、材料和核心关键零部件采购等因素的影响,高端产品缺乏技术积累,如动力换挡拖拉机、纵轴流收获机等技术得不到有效提升。中端产品缺乏品质保障,电控系统、同步器等核心部件,仍需外部支撑。低端产品缺乏质量优势,升级速度缓慢。

没有利润支撑,出现经营困难,企业就不可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对企业而言,利润得不到有效保证,将会减少产品研发、品质保障、员工素质提升、售后服务、客户关系等领域的投入,直接导致企业价值链断点、脱轨,造成发展后劲不足,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品牌和产品声誉,陷入恶性竞争旋涡无法自拔。

价格战仍是竞争主导方式

从市场溯源分析,今年大中型企业的市场营销主要采取现款、信用等方式支持经销商增加销量,小企业重点采取现款、补贴垫资等方式开拓市场。价格竞争仍是企业间主要的竞争方式。

价格战是由多种因素的冲突和叠加造成的。

一是制造能力供大于求。大中拖企业由2016年的133家增长到2020年的203家,市场需求由2016年的40万台下降为2020年的30万台左右,企业增长速度、行业销量需求出现反差。

二是处理库存。面对国四市场切换预期,以及部分农机企业经营目标需求,以价格促销实施库存产品的处理现象不断增多。

三是主导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国内高端农机产品销量占比不足5%,中低端产品销量占比95%以上,且同质化严重,尤其是低端产品制造资源、产品资源重叠,退出和升级均十分困难。

四是扩大市场规模。部分企业尤其是新兴企业,将市场占有率作为首要经营目标,片面重视产品销量和经营收入,一味降低产品价格。

五是盲目跟进。缺乏市场规律和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和研判能力,未能充分考虑竞争对手的经营行为,一味跟进价格战,出现市场战略迷失现象。

布局未来谋求破局和领先优势

智慧农业、农业机械化高级阶段需要智慧农机、高端农机的支撑。“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农机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的关键期,农机企业要立足双循环,审视自身定位,优化资源、整合要素、培育能力,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突破。

一是秉承价值导向。农机企业要坚持利润为导向,从价值链的核心痛点入手,构建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和服务推进的闭环。全面提高经营能力,不断增强产品盈利价值传导,进一步满足用户价值需求。

二是依靠人才取胜。分阶段引进、培育和使用企业急需的人才团队,采取多维度薪酬激励、要素分配方式,为企业优化资源和能力提升提供关键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三是加快产业升级。做好国四产品切换准备,全面提高产品品质,保障产品一次性投放成功。加快解决工艺、材料和电控技术等方面的薄弱区域,将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产业升级提供有效支撑。

四是优化资源匹配。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等新一代创新技术,升级优化配置企业研发、制造和管理资源等要素,培育企业独特、稀缺的优势,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大线下场景化和体验化等方面的布局方向。

五是把握环境机遇。抓住惠农政策、粮食战略安全、产业政策、数字化营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等需求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推进。

未来一段时期内,高质量发展将加快行业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重组兼并将成为行业阶段性特征。

实践证明,百年企业没有任何一家是靠价格战、低品质来实现长期发展的。注重价值传递,规避价格战,实施价值战、品牌战、服务战,不断培育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尽快破局走出恶性竞争旋涡,打造适合自身的发展平台,才是企业努力的方向。(来源:搜狐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