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08
4172次
字体
进入2017年,农机行业发展出现了历史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农机后市场作为农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备受行业关注。从制造到流通,企业高度关注农机后市场的发展,并积极开展相关业务;有人由此提出了“中国农机后市场元年”的概念。笔者认为,后市场的一些概念和业务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除了关注中国农机后市场这个概念,也有几个问题是需要关注的。
从笔者与企业的交流情况来看,农机后市场的基本业务范围是有很多不同认知的,以三包外维修服务和二手机作为业务范围的居多。笔者认为,完整的农机后市场,应该包括传统的作业服务、维修服务、配件供应、二手机、报废更新、融资租赁、金融保险等业务,同时吸纳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业态催生的农机后市场的发展新生态。并不是说从事农机后市场的企业必须要开展所有业务,而是需要行业对农机后市场有个整体业务范围划分,企业要明确自己的业务处于农机后市场的哪个环节,如何从战略上更好地衔接其他环节,避免出现业务孤岛。
从行业政策和规范来说,相较农机后市场的发展处于滞后状态。目前只有报废更新相关的政策指导,其他业务还处于空白阶段。与国际成熟农机后市场的发展对比,同时对比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我国农机后市场发展缓慢也有此方面原因。以二手农机为例,没有相关的政策和规范,主流农机经销商开展业务存在巨大风险,而非正规二手机市场的坑农害农事件层出不穷,市场越大,健康程度越低。同时,由于农机相关政策,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主要针对新机销售,也造成了农机后市场的发展缺乏政策动力。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农机制造与流通企业应协同合作,尽快完善相关政策与规范。
立足于我国农机发展的现状,后市场存在着独特的行业发展机遇。产业结构的优化、农机保有量的积累等情况,决定着农机后市场的发展进入逐步提速的阶段。以国二国三动力切换为例,一方面是农机产品大范围升级换代促成二手机业务增长,另一方面,国三动力对维修服务能力的要求提高将优化农机后市场维修体系建设。
当前,主流农机经销商的后市场业务,如三包外维修、配件、二手机、金融等均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存在行业政策和规范的滞后,但是主流农机经销商的企业整体实力,特别是维修服务和营销能力,处于农机流通的上层水平。他们在战略调整合理的情况下,更容易消化吸收农机后市场成熟经验和先进理念,更有利于创新后市场业务模式,同时在区域合作和垂直业务合作上,有更多的行业基础。而从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来看,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别于国际农机后市场逐步发展的新环境,从商业模式和行业生态上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这无疑是我国农机后市场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阶段式机遇。
笔者认为,农机行业不仅要高度关注农机后市场,更要协同合作,行动起来,逐步实现行业政策和规范的不断完善,为农机后市场发展提供保障;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提升农机后市场产业价值;农机服务与流通能力的不断规范与创新,激活与扩大农机后市场;跨界业务与先进技术的不断融合,创新农机后市场新生态,共同推进农机后市场健康发展。(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中低端产品占比超 90%,渠道数字化滞后:农机企业 “四老” 危机有多致命?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保持强劲增势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较之去年同期,增速提升22.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6.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1%;贸易顺差86.3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 从出口区域分析,中国农机
2025-08-28跳出低价竞争,构建农机企业新型竞争格局
2025-07-16上半年农机市场:需求深度调整 高端产品加力发展
2025-07-15农机企业十五五战略发展路径思考
2025-07-14农机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