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6
1605次
字体
为满足农民“三夏”生产购机用机需求,五月中旬以来,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集中力量,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加快审核、公示、验机结算等各项工作。
一是实施进度明显加快。5月16日~31日,全国共使用中央补贴资金25.19亿元,日均使用补贴资金约1.57亿元,创今年新高。截至5月31日,全国共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4.0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3.11亿元,占中央财政第一批补贴资金的60.9%。
二是突出补贴“三夏”生产急需机具。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将补贴资金重点投向“三夏”、“双抢”急需的农机具。动力机械、收获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排灌机械等四类机具使用中央补贴资金占已实施资金总量的72.7%。
“三夏”生产急需机具中是现阶段补贴的重中之重,已补贴购置拖拉机39.3万台;微耕机50.7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5万台;水稻插秧机5.02万台;秸秆粉碎还田机1.54万台;施肥播种机械9.28万台(其中免耕播种机2万台);干燥机械0.48万台。这些新机具的加入,为今年“三夏”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充足的物质装备保障。
三是拉动农机工业产销两旺。在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广大农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旺盛,购置补贴农机具257.6万台(套),受益农户184.9万户,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189.4亿元,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有力带动了农机工业和流通业发展。据统计,今年1月~4月,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总产值(现价)达1011.2亿元,同比增长22.48%;工业销售产值达961.92亿元,同比增长21.65%,产销率超过95.1%。
当前,“三夏”生产全面展开,农民申购补贴机具的需求不断提升。农业部要求各地农机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规范、高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使补贴机具尽快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有效作用。
中低端产品占比超 90%,渠道数字化滞后:农机企业 “四老” 危机有多致命?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保持强劲增势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较之去年同期,增速提升22.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6.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1%;贸易顺差86.3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 从出口区域分析,中国农机
2025-08-28跳出低价竞争,构建农机企业新型竞争格局
2025-07-16上半年农机市场:需求深度调整 高端产品加力发展
2025-07-15农机企业十五五战略发展路径思考
2025-07-14农机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