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7
1651次
字体
2010年做为十一五的最后一年,衡量农机化水平的各项指标均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农业机械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2%,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700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9.2亿千瓦,国内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据悉国家相关部门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农机化发展的十二五规划,预计不久会颁布实施,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年已经到来,我们就2011年的农机行业发展大胆的做一些预测。
国家强力支持保证农机产业快速发展
每年的国家农业政策决定着农机行业的发展水平,我国已经形成了支持农业和农机发展的长效机制,2010年农业连续7年获得了大丰收,但是为了获得这个来之不易的成绩,国家投入了巨额的补贴资金,各地政府和农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成本,农业经济实际质量并不高,农民平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居民,城乡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粮价高企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农村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预计国家仍将加大对农业投入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2011年国家六大经济工作任务中,“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被列为继“发展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健康平衡发展”之后第二位,可见国家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会议提出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把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多方筹集资金,切实增加投入,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与农机行业关系最密切的农机补贴政策2011年仍将延续,除了补贴额度预计将增大外,补贴方式和补贴方向将不会有大的变化,但预计在具体操作方面将有局部的调整,补贴时间将提前,目前第一批110亿元补贴资金已经提前下拨到各省市,预计全年补贴资金将达到180亿元。考虑到冬麦区抗旱机具补贴和来年春季部分地区可能会发生春旱的情况下,国家很有可能追加补贴,所以补贴资金也有超过180亿元的希望。资金的增加将直接推动国内农机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相关行业和企业也将从中极大地受益。
新生力量涌入 行业集中度降低
农机行业的空前繁荣吸引着新生力量的不断加入,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大小农机企业已经达到了8万家,从国家支持的补贴产品目录来看,补贴品种和型号在飞速的增长。从12月9日农业部农机化司召开的研究部署2011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专门会议上了解到,2011年补贴品种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将从2010年3600种增加到5000种,增长率近38%,补贴品种的增加,预示着更多的企业获得补贴资格,在各种产品保有量剧增,需求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新企业的加入必将分食和摊薄蛋糕。大类产品,如拖拉机、谷物联合收获机、大中型农机具的行业集中度将继续降低,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将空前加大,同时新企业的加入也将不可避免的引发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和低层次竞争,价格战和营销成本的激增将成为企业面临的问题,所以企业必须在红海竞争的环境中进行市场深入细分,定位目标市场,培养核心和差异化优势,从而保证生存和发展。
产品结构调整加快
我国农机发展中长期存在 “三多三少”(动力机械较多、配套农具少;小型机具较多、大中型机具少;低档次机具较多、高性能机具少)的问题与“四重四轻”(重主机,轻机具;重制造,轻流通;重销售、轻服务;重整机,轻配件)的问题,在农机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国家一直十分重视从政策上引导企业对产品结构调整,近几年农机产品结构优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9年主机和机具的配套比例已经从补贴政策开始之初的1:1.5增长到1:2.8,2010年比例将进一步改善,预计2010年通过补贴销售的机具达到140万台套,同比增长60%,动力产品大中拖拉机24万台,同比下降6%,说明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的局面在改善。另外饱有量大,销量下降的谷物联合收获机需求量也在下降,而玉米联合收获机和水稻插秧机则得到快速增长,分别达到近50%、40%的增长。2011年国家农机补贴政策仍将加强引导,玉米收获、水稻种植与收获、土地深耕深翻、保护性耕作机械、经济类作物机械以及其它符合国家鼓励发展政策的新型作业机械等将得到更多的补贴份额。预计农机具将会增长50-70%,100马力以上拖拉机和配套深翻深松的农机具需求快速增长,玉米收获机仍将会有50%以上的增长。
内外资竞争加剧
据统计中国农机需求量占全球30%左右的份额,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农机市场,在金融危机的阴影长期驱之不散的情况下,传统欧美农机市场一蹶不振,中长期看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在此背景下,国外农机大鳄加紧了在中国的布局,2010年是外资活动频繁的一年。11月爱科宣布中国内地第二家制造中心在大庆成立、韩国LG大连工厂竣工,本地化之路正式打开。约翰迪尔完成了中国南北全方位布局,重点加快南方战略部署。韩国国际综合机械株式会社与宿州京田机械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安徽国际京田机械有限公司,至此日韩知名收获机企业悉数在国内建厂。如果说之前农机大鳄在中国是试探性经营和做市场培育的话,预计从十二五起,外资企业将开始发力,国外的资本、技术和成熟产品将会快速引入中国市场,本土企业可能会开始面临真正的竞争,外资凭资本与技术优势将快速实施市场渗透,而本土企业将为前期不重视基础研发、同质化低层次竞争等付出代价,现有的竞争格局将被打破,同室操戈将可能变成一致对外,拉锯战、防御与阻击将在各个领域展开,竞争的结果将可能象国内汽车行业一样全面失守,也可能象工程机械行业一样,一批本土企业和民族企业成长壮大,并且走出去去海外寻求发展空间和攻城掠地。
产能过剩,行业整合大幕开启
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中指出要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杜绝低水平重复制造。鼓励农机制造企业战略重组,加快集团化、集约化进程,形成若干个具有先进制造水平和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完善产业组织结构,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另据在农业部召开的重要农机化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领导提出国家今后将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整合,最终国内形成产业集群和年产值200亿元以上的6个企业集团。
国内大大小小农机企业80000多家,而2010年国内农机工业总产值才2700亿元,分摊到每个企业只有300万元,规模化经营的程度很低,据报道国内农机企业产值前三甲时风、中国一拖和福田农业装备业务年产值都达不到100亿元,规模化经营程度都不高,在补贴政策刺激下和地方保护下,仍有新的企业在源源不断的加入,低水平重复建设已经造成当前国内农机行业产能严重过剩。据测算当前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产能已经达到了15万台,而年需求最高7.5万台,大中轮拖产能超过40万台,而年需求量却不到30万台,就连机收率只有25%的玉米收获机,产能也已经严重过剩。按正常行业发展规律,成熟行业应该形成3-8家大型企业集团,这样才能保证规模化经营和保证技术创新,从2004年开始的农机补贴政策前期支持产品多样化发展,也促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为满足我国多样化的农机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助长了落后产能的死灰复燃。低水平重复建设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助长不正当竞争,所以后期国家将会更加注重农机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行业资源的整合,在政策引导下预计整合大幕即将拉开,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出现几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在世界上有话语权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