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1
1643次
字体
2012年全国农业机械化保持了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预计达到57%,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连续7年增幅超过2个百分点。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凸显,有效保障了生产的进度和质量。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为粮食“九连增”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也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购机补贴政策实施规范高效,农机装备水平快速提高。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215亿元,比上年增加20亿元,已在11月底全部落实到户。补贴政策效应显著,拉动农机消费需求不断升温,农机工业产销两旺,农机装备总量加快提高、结构加快优化。2012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迈上10亿千瓦台阶,预计达到10.2亿千瓦,同比增长4.3%。大中型拖拉机预计达到490万台,同比增长11.2%;薄弱环节的水稻插秧机、玉米联合收获机拥有量预计达50.7万台、23.3万台,同比分别增长18.7%、36.1%。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大型化、复式化、配套化趋势明显。全年规模以上农机工业总产值预计超过3000亿元,连续6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继续在机械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组织有力有序,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升。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机具供需平衡、作业市场稳定有序、作业面积大幅增加,农机成为抢收抢种、抗灾救灾的主力军,有力保障了农业的进度及质量。薄弱环节机械化快速发展,水稻机械种植水平预计超过30%,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玉米机收水平预计超过40%,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增幅连续4年超过6个百分点。全国农机合作社数量超过3.1万个,比去年增加10%以上。预计全年农业机械化服务经营收入达到4800亿元,比去年增长7%左右。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有力带动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种植,促进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提升。
农机农艺融合扎实推进,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效果显著,关键环节农机农艺技术集成取得重大进展。围绕优势农产品布局和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推进机械化向产前、产后延伸,向经济作物、养殖业等领域拓展。发挥全国农机化、农机农艺融合等示范区作用,重点推广深松整地、化肥深施、精量播种、高效植保技术等12项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保护性耕作实施面积突破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面积新增2000万亩。
中低端产品占比超 90%,渠道数字化滞后:农机企业 “四老” 危机有多致命?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保持强劲增势 2025年,中国农机出口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势。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农业机械及零部件进出口总额99.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较之去年同期,增速提升22.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6.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21%;贸易顺差86.3亿美元,同比增长32.7%。 出口现状及特点分析 从出口区域分析,中国农机
2025-08-28跳出低价竞争,构建农机企业新型竞争格局
2025-07-16上半年农机市场:需求深度调整 高端产品加力发展
2025-07-15农机企业十五五战略发展路径思考
2025-07-14农机企业的变革与创新
2025-07-14